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高中知识点高三内容页

高三年级期中历史试卷

2020-06-03 18:35:01 高三知识点 访问手机版

  【导语】奋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努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学习中也是需要的。看到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就不惜一切代价攻克它。为了学习,废寝忘食一点也不是难事,只要你做到了有兴趣。免费学习网高三频道给大家整理的《高三年级期中历史试卷》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篇一】

  1.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墓葬制度凸显了贵族特权

  B.分封体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宗法制保障了政权的稳定

  D.礼乐制度传播了西周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墓葬制度凸显贵族特权,而是强调礼乐制度文化的传播,故A排除;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与政权稳定的信息,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礼乐制度的影响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而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汉代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故自耕农经济得以发展,故C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属于政策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故A排除;西汉初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故B排除;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设问词“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汉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春秋学(春秋学的主要特点是“舍传求经”,他们在“舍传求经”时以“明王道”为原则)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

  A.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

  B.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

  C.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

  D.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宋之际,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了春秋学正统论与“华夷之辨”盛行的局面,故B正确;两宋时期传统天下秩序并没有趋向崩溃,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其它文化与中原制度文化比较,故C排除;两宋时期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故D排除。

  4.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

  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

  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反映了内阁借皇帝获得实际权力,本质上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结果,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内阁已经取代六部,故B排除;内阁权力源于君主,并不是不受制约,故C排除;君权至上,并非受到内阁制约,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明代内阁制度的实质,结合材料信息“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即可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排除无关选项。

  5.洋务派引用中国传统典籍来证明西学之天文算学、化学、重学、气学等均源于中学,认为这些科技不过“泰西智士从而推衍其绪”“而精理名言,奇技淫巧本不能出中国载籍之外”。洋务派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

  B.*中体西用学说

  C.全面学习西方文明

  D.坚持文明优越理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学中源”思想,这有利于洋务派缓解与顽固派的矛盾,从而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故A正确;“西学中源”思想为洋务运动减少阻力,并不是*中体西用学说,故B排除;洋务派并非全面学习西方文明,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是坚持文明优越理论,而是说明减轻学习西方的阻力的目的,故D排除。

  6.1930年5月中旬《大公报》为陕西某事连续配发了以下社评。这反映出

  5月12日《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呼》

  5月13日《各尽我之救命责任》

  5月14日《各竭其力,各尽其心》

  5月15日《陕灾之造因及目前之转机》

  A.众多报纸媒介密切关注灾情

  B.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

  C.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D.媒体关注政府救灾力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只反映了《大公报》的社评,并不能说明众多报纸媒介都密切关注灾情,故A排除;仅凭材料也不能体现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故B排除;材料“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呼……各竭其力,各尽其心”反映了大众传媒与社会在陕灾问题上的互动关系,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媒体关注政府的救灾力度,而是呼吁社会各界救灾,故D排除。

  7.1942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违反或妨害国系息动员之法令或者业务者都要根据该条令惩罚之,此类案件由军法审判之机关审判,呈报中央军事机关核准执行。这一规定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强化了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B.激化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C.使抗战进入了反攻阶段

  D.保证了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处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布《妨害国家总动员惩罚暂行条例》有利于保证抗战动员的有序进行,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动员体制,不是强化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故B排除;1942年抗战处于相持阶段,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1942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的大背景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8.下面为1949—1952年中国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

  C.私营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D.开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9—1952年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故A排除;私营工业产品的销售当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比重上升,说明国家对国民经济影响力增强,故B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工业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排除;1949—1952年并未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故D排除。

  9.古希腊学者安提丰从人的生存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据此可知,安提丰

  A.具有人文精神

  B.反对奴隶制度

  C.反对神灵崇拜

  D.注重物质生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反映了重视人的生存和利益的思想,这具有人文精神,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反对奴隶制度的思想,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反对神灵崇拜的信息,故C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注重物质生活,而是重视人的生存和利益,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人的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行为,自然所确定的利益是一种自由自在不受外力强制的利益”,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0.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

  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

  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

  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反映了卢梭反对彻底的直接民主,提倡选举实行精英贵族政治,这说明他认识到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消灭社会的不平等的信息,故A排除;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卢梭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故C排除;材料虽未反映“主权在民”的思想,但并不能说明卢梭没有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故D排除。

  11.18世纪后,英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攀升。1700年,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1.7人,至1800年,则上升到2.5人。这一现象的出现

  A.缩小了贫富差距

  B.维护了人民的权益

  C.缓解了阶级矛盾

  D.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的人数增加,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剩余,1800年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工厂,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故D正确;材料与缩小贫富差距没有直接联系,故A排除;剩余农业劳动力流向工厂并不能维护人民的权益,故B排除;劳动力流向工厂也没有缓解阶级矛盾,故C排除。

  12.下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B.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

  C.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年处于冷战时期,材料漫画以大炮代表美国“自由世界的防御”,以镰刀、铁锤代表苏联的“和平攻势”,这讽刺和抨击了美国的冷战政策,故B正确;漫画主旨并不能体现美苏争霸的态势加强,故A排除;1953年苏联没有放弃对美国的对抗,故C排除;漫画当中苏联的“和平攻势”并不能说明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故D排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嘉靖倭乱”的发生,是明朝“海禁”政策导致的全球化与中国市场需求之间相互矛盾和冲突的结果。1567年,嘉靖皇帝病逝,随后隆庆皇帝即位。隆庆皇帝宣布在漳州月港开海,允许津泉两府商人出海贸易,“准贩东、西二洋”,从而形成隆庆开海的局面。有人测算,晚明从月港流入中国的白银,16世纪七十年代年均约28.5万两,八十年代年均约88.9万两,到1600年以后年均达到100万两的规模。伴随着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的商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东南亚各港口。与此同时,明末的海外市场需求也直接刺激了江、浙、闽、粤、赣等地区的丝织业、棉织业、染织业、制瓷业、铁器业、制糖业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尚胜《隆庆开海: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重大变革》

  材料二1898年,清廷下诏:“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经过新政期间的努力,截至辛寒,中国自开商埠(意即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它与条约口岸的实质区别在于是中国政府还是西方列强控制了口岸的政治决策权及行政管理权)的数量已由戊戌时期的3个增加至19个,如果加上同时期东北开放的16个,其数量已多达35个。

  ——摘编自杨天宏《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述论》

  材料三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候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海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隆庆开海与晚清自开商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晚清自开商埠。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作用。

  【答案】(1)背景:海禁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新航路的开辟;明朝政局的变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影响:白银大量流入,加速了中国白银货币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商品大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拓展)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交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异:隆庆开海是一口通商,晚清自开商埠开放地域范围广;隆庆开海主要是因为海禁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晚清自开商埠则是民族危机加深后的调整。

  同:都顺应了世界潮流,维护了国家利益;密切了中外联系。

  评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促进口岸城市的近代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国人的危机认同感及对外观念的近代化;

  但是晚清自开商埠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广开口岸”和外国经济势力占优势的不利局面;随着自开商埠的增多和地区的扩大,自开商埠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作用:扩大了对外开放格局;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篇二】

  第I卷客观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l.《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2.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对三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

  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

  3.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

  4.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

  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6.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A.服饰文化*了传统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8.“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司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奇袭板垣师团第21旅团。”此次战役

  A.爆发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B.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D.粉碎日本迅速灭亡中国企图

  9.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指南京,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10.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1.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漫画》杂志的某一期封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棉花种植获得大丰收

  B.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

  C.契合了当时的形势需要

  D.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12.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

  13.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14.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力图*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以“人性”反对“神性”D.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

  15.1624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年的《垄断法》,那么“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

  C.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6.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17.1932年12月27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身份证制度,惟独不给农民发身份证,理由是:“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的移动”。这一做法

  A.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增长B.保证了工业化顺利进行

  C.巩固了苏联的工农联盟D.维持了工农业均衡发展

  18.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

  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

  19.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拉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英国期望“在欧共体奋斗”的主要原因是

  A.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B.建立欧盟摆脱美国控制

  C.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

  20.“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目标。”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安娜•卡列尼娜》C.《百年孤独》D.《母亲》

  第II卷非选择题(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14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4分)

  22.(12分)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2分)

  23.(14分)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5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4.(10分)秦自商鞅变法逐渐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而且,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家庭制度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小家庭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家庭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6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甘地是印度的“圣雄”,在印度民族解放中采取了独特的斗争方式。

  材料一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帮助印度民众摆脱日益严重的贫困局面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帮助印度实现自治。……我之所以信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是因为通过它,我可以为那些处于半饥饿、半雇佣状态的妇女提供工作。我的想法是让那些妇女纺纱,用这些纱织成土布后再用作印度人的衣料。……这场运动无论如何都不会带来任何害处。

  ——甘地《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材料二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已经难以改变。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手纺车运动的目的。(3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独特方式”(除手纺车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表现。并分析采取这一方式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了甘地怎样的精神追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