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中考知识点复习指导内容页

历史开学第一课,老师必讲7个问题

2020-09-02 20:10:02 复习指导 访问手机版

  树有根,水有源,世间万物都有其来龙去脉,都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无法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任何的没有历史的事物,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
  
  1、历史是什么
  
  《说文解字》里“历”记做“”:“历,过也,传也。”“过”指空间上的移动,“传”则表示时间上的移动。
  
  “史”记做“”: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历史就是一是过去的事实;二是对过去事实的记录。 狭义的历史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2、历史六要素
  
  三个主体:人、物、事
  
  六要素:
  
  why:为什么(背景)
  
  who:什么人(人物)
  
  when:什么时间(时间)
  
  where:什么地方(地点)

  
  how:怎么样(过程)
  
  what::是什么(结果)
  
  3、为什么学习历史
  
  1、一个现实的回答是中考、高考都要考。历史学科是一门必修学科。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一门学科是学生必修的,那么人们便认为它对于学生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而不愿学得较差。”历史在中考、高考都是必考科目,无论如何学生都要把它学好。
  
  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如果古往今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历史问题。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国家。
  
  4、弗兰西斯.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说明读史可以鉴今。唐朝重臣魏征去世时对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人是一直很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的。毛泽东对历史的重视是大家都知道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总结了项羽对穷敌存妇人之仁的教训。
  
  5、学习历史人物的精神,传承民族辉煌。尧舜禹实行民族禅让,开了人类民主的先河;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背上刺的是什么──精忠报国;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顾炎武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岁的毛泽东在长沙的一声“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撼天动地;这些史实告诉我们什么?坚韧不拨的毅力!宏大的人生志向!必将留下历史的辉煌!打开历史长卷,不难发现:历史的天空闪烁着无数颗星星,他们是永恒的星辰,照耀着我们的前程,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前进!所以,我们要学历史。
  
  6、读史还可以使人知识渊博。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学历史,并不是在故纸堆中翻垃圾,也不是去挖古墓。对中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的学科: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作文的水平,因为众多史实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论据。毛泽东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不管是“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还是“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都可以看出毛泽东兼有文学、史学功底。孰不知,他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通读了4000万字的《二十四史》,妙言珠语信手拈来,也就“胜似闲庭信步”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还捧着他终身之爱《容斋随笔》。所以,我们要学历史,爱历史。从历史课中吸取政治、经济、文学素养,丰羽我们的人生。

  
  4、如何认识历史
  
  口述史料: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如电视采访、民间探访等
  
  文献史料: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第一手史料是被当时人记录下来的公文、书信、日记、照片、视频等,第二手史料是研究这个时代的书籍。
  
  实物资料:人类历史发展中保存下来的文物遗存(遗迹、遗物)。
  
  5、怎样学好历史
  
  1、做好历史的衔接:初中历史并不能靠死记硬背就能够解决问题,历史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多了些理解,历史课标的要求是新情境、新材料,历史问题的解答建立在对历史材料的分析上。
  
  2、转变思路:
  
  (1)以 年级学生的水平来要求:
  
  (2)明白是中考考课,不是会考课,不是主课还是副课的区别。
  
  (3)树立材料意识,不要随便背背就行。
  
  (4)不要觉得很容易,不用做题。
  
  3、学会使用课本:
  
  (1)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本教材分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几课知识,大体是什么内容。
  
  (2)把握重难点,那些一定要记住,那些需要了解就行。
  
  (3)小字的使用,小字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但有利于帮助理解,结合大字部分来看。
  
  4、学会阅读:要学会迅速地阅读教材,取得课堂主动权,阅读时要对历史教材进行圈点。
  
  5、利用好导学案:
  
  (1)重视历史课标。
  
  (2)注重团队意识,加强合作,养成思考的习惯:对于历史探究案上的问题要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善于提出问题,对于历史问题,习题要做到有怀疑态度,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
  
  6、本学期学什么
  
  7、历史学科学习方法与要求
  
  学习历史的基本思路是: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规律
  
  1、学习方法:
  
  (1)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包括文字的和图片的),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历史方法;
  
  (2)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
  
  (4)采用历史唯物论、历史辩证法(一分为二);
  
  (5)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学习要求: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课堂学习“五到”:上课一要“耳到”;二要“眼到” ;三要“手到”,历史课主要是记笔记、记提纲、要点、问题、提示;四要“口到”;五要“心到”;
  
  (3)会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尽量写出教材的要点提纲,逐段找出知识点和层次结构,适当加工形成提纲。找准教材的内在联系,搞清历史发展史如何一环紧扣一环,弄清发展线索形成一个系统结构。
  
  (4)检验学习效果——作业
  
  (5)见多识广—课外活动(阅读、讲座、参观访问等)
  
  注意:记忆历史知识是学好历史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边学习边记忆,把学习和记忆结合起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有效的重复复习,
  
  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因此学习的知识需要及时复习;此外,还可以把学到新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比较熟悉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或者纳入到已有的历史知识网络中去记忆。让我们共同努力,体会历史学习的快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