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学习网初中知识点初三内容页

初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三篇】

2020-05-31 14:50:01 初三知识点 访问手机版

  导语:复习提纲就是用学习到的知识通过整理得出来的提纲。可以理解为为如何复习而制定的一些条款。以下是免费学习网整理的初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一: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


  
  

  1、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


  
  

  1、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2、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印度的等级制度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的繁荣


  
  

  1、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2、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全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权利机构公民大会;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1、经济:斯巴达地处内陆,以农业为主;2、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军事训练。


  
  

  四、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战争:


  
  

  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


  
  

  2、西罗马的灭亡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共和制再也无力统治,奴隶主企图建立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②过程: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五、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不断征服扩张,于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时间:7世纪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2、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和伊斯兰教的诞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2、过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兰教并在麦加传教?622年,穆罕默德带领教徒出走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欧洲封建社会


  
  

  1、法兰克王国的兴起: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法兰克王国。


  
  

  2、查理?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


  
  

  内容: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特点:西欧封建社会虽有等级贵族制,但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关系。


  
  

  4、罗马教会的地位及影响: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2、代表城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英国的曼彻斯特。


  
  

  3、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三、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1、繁荣:拜占廷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的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2、衰落:①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讨,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②外族入侵;③专制统治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3、灭亡: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国终于灭亡了。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


  
  

  1、波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地出征和扩张,先后征服埃及等国家和地区。


  
  

  2、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赢得战争的胜利。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王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影响:


  
  

  ①积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极:战争带来灾难,充满暴力。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到2世纪,达到规模。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2、文化传播及其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创立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纪初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16世纪时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①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②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著作。


  
  

  三、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经济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马可?波罗及《马可?波罗行纪》


  
  

  1217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后口述了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


  
  

  五、和平交往的意义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传播了世界先进文化与生产力。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初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二:


  

  第一课文艺复兴


  

  1、时间:14—17世纪


  

  最早兴起的国家:意大利


  

  2、核心:人文主义


  

  3、主要代表人物:


  

  ⑴但丁:①地位:文艺复兴先驱


  

  ②代表作:《神曲》(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⑵达•芬奇:①地位:意大利最画家.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②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⑶莎士比亚:①地位:英国最的文学家


  

  ②代表作:《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四大悲剧”


  

  4、性质:是资产阶级叩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5、意义或作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二课新航路开辟


  

  1、时间:15-17世纪


  

  2、条件:⑴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⑵欧洲人对地球的了解(相信地圆说)


  

  ⑶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传播


  

  3、哥伦布主要活动:


  

  ⑴坚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能到达东方。


  

  ⑵目的: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


  

  (3)活动: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光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等地.所到的中、南美洲(除巴西)广大地区、都成为西班牙殖民地.(他称美洲土著故为“印第安人”.加勒比海上的岛屿为“西印度群岛”).


  

  4、影响:P11


  

  第三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1688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斗争两大阵营:以国王为主的封建势力和以国会代表的新贵族


  

  4、斗争焦点:围绕限制王权和保证国会权力


  

  5、经过: ⑴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⑵1649年1月,处死查理一世,封建统治被*,英国进入“共和时代”


  

  ⑶1653年,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


  

  (4)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5)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士二世流亡法国


  

  (6)1689年,国会制定并批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6、《权利法案》内容:P17


  

  7、历史意义:P17最后一段


  

  第四课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1755年4月19日---------1783年


  

  2、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3、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4、领导人:华盛顿


  

  5、军队: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组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6、重要文件:《独立宣言》


  

  ⑴颁布时间:1776年7月4日


  

  ⑵颁布机构:第二届大陆会议


  

  ⑶起草人:杰斐逊


  

  ⑷主要内容:P21


  

  ⑸意义: ①宣告了美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7月4日为国庆日)


  

  ②确立了“自由、平等”原则③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7、战争转折点:1777年10月萨拉托加战役


  

  8、战争结果: ⑴1781年10月 英军康华利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


  

  ⑵1783年美英签署《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9、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第五课法国大革命


  

  1、时间: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2、开始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4、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5、颁布文件:《人权宣言》颁布机构:制宪会议


  

  (1)主要内容: ①人们生而自由平等、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剥夺人权②主权源于国民,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出版自由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评价:


  

  进步性:倡导自由平等天赋权利,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中理论旗帜纲领性文件.


  

  局限性: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说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6、结束: 1794年7月27日“热月政变”,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7、法国大革命影响:P29


  

  第六课拿破仑帝国


  

  1、建立:


  

  ⑴夺权:1799年11月9号 标志:“雾月政变” 拿破仑第一次执政


  

  ⑵帝国:1804年5月 法兰西第一帝国


  

  2、巩固统治措施:


  

  ⑴制定和颁布法律:


  

  ①时间:1804-1810年


  

  ②法律:《民法典》、《商法典》、《利法典》


  

  ⑵《拿破仑法典》


  

  ①内容: a.确立民事权利平等b.废除贵族特权c.财产所有权无限制d.契约自由


  

  ②评价: 第一次确认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打击了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带上资产阶级的烙印。


  

  3、拿破仑对外战争:


  

  进步作用:


  

  多次打垮反法同盟,保卫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同时将大革命成果传播到欧洲各国,促进了欧洲封建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侵略作用:


  

  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的利益,遭到了欧洲各国人民的联合抵抗, 最终导致帝国的崩溃和封建王朝的复辟。


  

  第八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 ⑴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


  

  ⑵主要标志:机器(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⑶国家与行业:最早发生于英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2、重大发明成果: ⑴凯伊-----飞梭1733


  

  ⑵哈格里夫斯----珍妮机 ⑶瓦特----改良蒸汽机


  

  ⑷富尔顿----汽船 ⑸史蒂芬孙---蒸汽机车火车 3、重大影响后果P46


  

  第十七、十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开始:: ⑴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2.电气时代主要标志: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3.主要表现:⑴新能源的发明和使用 ⑵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


  

  ⑷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


  

  4.重大发明成果:


  

  (1)爱迪生: :称为“发明大王”


  

  成果: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


  

  ⑶交通工具: ①汽车:1885年 卡尔•本茨-----汽油内燃机汽车


  

  ②1913年 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③飞机: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誉为“航空飞行器的先驱”


  

  ⑷电器:电烫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


  

  第十一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1.时间:1848年2月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4.主要内容:⑴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⑵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


  

  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资产阶级统治


  

  5.历史意义: ⑴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⑵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⑶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⑷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第十二课巴黎公社运动


  

  1.爆发时间:1871年3月18日


  

  2.政权成立:1871年3月28日


  

  3.斗争性质:是无产阶级通暴力革命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4.政权性质:事代表工人阶级的政权或无产阶级的政权


  

  5.革命措施:


  

  ⑴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


  

  ⑵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⑶实行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一系列经济措施


  

  6.失败: ⑴时间:1871年5月28日⑵标志:“五月流血周”


  

  7.《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奈尔》


  

  ⑴词作者:鲍狄埃 ⑵曲作者:狄盖特


  

  第十四课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原因:


  

  根本原因: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使社会矛盾激化.


  

  2、时间:1861年3月3日


  

  3、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增强国家实力,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4、改革形式:自上而下


  

  5、开始标志: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


  

  6、主要内容:1)农民获得人生自由;2)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宅旁园地,只有使用权;3)解放后的农民要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7、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8、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双重的敲诈与掠夺


  

  9、历史作用:1)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对俄国实现近代化目标具有积极作用;3)局限性: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发生本质性变化,近代化步伐沉重缓慢;人民群众缺乏发基本民主权。


  

  第十五课美国内战


  

  1、原因:根本原因:南北双方政治经济矛盾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矛盾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4、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发动叛乱,向北方发动进攻


  

  5、领导人:林肯


  

  6、战争过程:爆发:1861年4月南方发动军事进攻,林肯政府被迫迎战


  

  转折:1862年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7、性质:美国历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历史作用P81


  

  第十六课日本明治维新


  

  1、原因:幕府统治障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1868年


  

  3、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主要内容: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经济: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军事:模仿西方国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


  

  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6、历史意义:


  

  积极:废除了封建政治制度,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局限性: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新威胁


  

  第十九、二十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盟国:1879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协约国: 1907年英国、法国、俄国


  

  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2、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3、战争性质: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4、一战影响: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破坏和精神损失,是人类一场巨大灾难;客观上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


  

  第二十二课世界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17世纪,最先兴起于意大利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核心:人文主义


  

  2、启蒙运动:17—18世纪,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


  

  1、时间:17——18世纪


  

  2、核心:理性主义1)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2)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


  

  3)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


  

  3、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4、性质:17——18世纪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影响:1)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初三年级历史复习提纲三: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 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1、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临时政府统治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请比较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名称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途径 革命方向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统治 夺取中心城市 社会主义


  
  

  新民主革命 无产阶级 *三座大山统治 农村包围城市 社会主义


  
  

  3、请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谈谈十月革命成功之处是什么?


  
  

  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不同。俄国是城市夺取政权,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 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


  
  

  5、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2 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